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 > 房网备案网签如何办理?

房网备案网签如何办理?

时间:2023-08-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2017
导读:房网备案网签的办理只需要当事人自动录入合同即可。房屋交易过程中签订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房源信息公示、签订买卖合同等全部都将在网上进行。并且房屋交易过程中各个环节信息反馈、存量房房源信息、成交信息的查询和统计也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和网站获得。这个线上过程就是网签和备案中的网签。

房屋备案网签的办理流程

房屋备案网签是指将房屋交易合同签订后,通过房地产部门进行备案的过程。以下是房屋备案网签的具体办理流程:

1. 录入合同

房屋网签备案系统会自动导入买卖双方当事人及房屋信息。当事人需要在线填写合同的其他基本信息,如价款、付款方式等,系统会自动生成网签合同文本。

2. 签章确认

买卖双方当事人需要在打印出的网签合同上进行签章确认,并将签章页上传至房屋网签备案系统。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在系统中进行确认。

3. 备案赋码

经过核验确认无误后,完成网上签约并及时进行备案,系统会为合同赋予备案编码。

4. 网签备案信息载入楼盘表

完成备案后,相关网签备案信息将被载入楼盘表中。

二手房网签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二手房网签手续时,购房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查验卖房者的房产证

购房者在进行二手房网签之前,首先要确认二手房的房产证书是否齐全。买卖双方在网签前,应充分了解协商合同相关条款,并可以自行添加需要增加的条款。购房者还应前往房产局查验卖房者的房产证,确保房屋是否存在共有权人,如果存在多人共有情况,卖房人需要提供共有人的身份证件及同意出卖房屋的书面文件。

2. 注意合同文本

二手房网签的合同内容应与买卖双方签订的纸质合同一致。在进行网签时,一定要使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的条款逐条填写,不能马虎。同时,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填写的内容是否权利与义务对等。

3. 核对卖房身份证

除了核实二手房的房产证外,购房者还需要核实卖房者的身份证信息。卖方必须是二手房的产权人,购买方应仔细核对卖房者身份证或工商档案中的名称与房产证上的房屋人是否一致。

4. 网上签约注意保护

在进行网上签约过程中,买卖双方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网签账号。购房者在网签时,需要注意设置网签账号,并妥善保存。在双方确认合同条款无误、签订并保存后,应当立即提交备案,并打印《商品房备案登记证明书》,经双方确认后签字保存。

网签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合同后,到房地产部门进行备案,并获得网签号,通过网签号可以进行查询。网签的目的是为了使房地产交易更加透明化,防止出现“一房多卖”的情况,签订合同后可以进行撤销。对于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预售时,必须向城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并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存在三年诉讼时效,但请求返还房屋等情形不受限制。还详细阐述了买房后房屋被查封的处理方法,包括提出异议、等待解封、提供担保财产或解除合同等。最新资讯提及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超过

  • 一、房屋首付款条件

    房屋首付款条件和贷款方式的相关内容。对于首套房首付款最低为20%,二套房最低为60%,而三套房银行根据房价决定是否贷款。此外,还介绍了两种贷款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示例。最后,文章详述了按揭贷款所需提供的资料以及办理流程。银行在

  • 离婚后改名是否影响贷款购房资格

    离婚后改名是否会影响贷款购房资格的问题。离婚买房一般符合购房贷款条件即可购买,但银行对离婚后贷款购房有相关规定。房地产管理部门主要关注婚后的房产分割情况。对于离婚后申请首套房贷,银行要求离婚一定时间后才可申请贷款,以防疑似假离婚购房。因此,建议直接咨

  • 婚后买房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怎么约定

    婚后买房如何认定为个人财产的问题。可以通过约定出资情况、签订书面协议以及贷款情况来约定。此外,还讨论了婚后父母赠送的房产归属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最后,介绍了婚后买房财产认定的依据,包括购房款的支付方、登记情况、出资情况等。建议在约定和认定过程中

  • 婚后买房怎样才能属于个人财产所有
  • 离婚之后能立马买房吗
  • 商品房网签合同丢失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