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业主知情权的范围是什么?

业主知情权的范围是什么?

时间:2023-06-30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153
导读:业主知情权的范围是对内对外的两大方面对类,主要指的就是共同管理人所拥有的一些知情权,如果是对外的话,主要指的就是在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还有就是行政监管过程当中所拥有的知情权。

一、业主知情权的范围是什么?

对于单个业主而言,如果购买独立的土地与房屋,就不存在与其他人的共享,也不存在共同管理,完全是自己独立决断。现在,小区资源共享的现实,使得业主不得不放弃独断权,而接受共同决定的制约。但是,为了防止其他人的共同决定对自身利益的侵犯,按照公平原则,业主必然要求得到更全面的知情权,这是针对业主间利益诉求差异、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对自身权利侵害的防范,是对服从业主共同决定的义务的承担而获得的公平交换。因此,单一业主在共同管理中的知情权,包括对一切物业服务过程、一切业主组织活动过程的知情权,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抄录与复制相关资料的权利,与遵守共同管理约束的义务,是合理的搭配。

其次,小区的建设是专业性强、社会组织复杂度高的社会活动,业主们无法深入到生产、维修的全过程,监督整个复杂的作业。特别是对于购买期房的业主,只能因信任而托付开发商尽职生产,因信任而托付相关政府监督部门尽职监督。同时,建设单位花3-5年的时间,生产出的房屋,业主们一旦购买,则需要使用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大量部件的损坏给业主带来的风险,都需要业主们承担,而建设单位却可以了无踪影;相比开发商3-5年的风险承担,业主们要承担长达几十年的超额长期风险,这样的风险承担义务上的不对等,从公平角度出发,业主们必然要主张对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与监督者的监督活动的完全知情权,以防止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长期损失。这样的权利义务的搭配是合理的。

这就是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对外的知情权。同时,由于共有物的质量问题,未必在小区里所有范围内发生,很可能涉及某户、某单元、某楼,因此该单位范围内单一或一群业主,都独立承受了长期的风险,他们都有主张该范围内的对建设者、监督者的知情权。

二、哪些事项是由业主共同决定?

【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及表决】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筹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八)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九)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决定前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小区的业主所拥有的权利是比较多的,不仅仅是包括有对需房屋专有部分的专有权,还有共有权,但也包括有小区业主的知情权,比如说物业公司的选聘,还有就是行政监管等相关方面是拥有知情的权利的。这是我国法律当中所明确规定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各类土地的征收补偿费用标准、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等,并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包括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信息的告知和确认,以及申请听证的权利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和听取意见、特殊情况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注销公司需要哪些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