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区划内,道路属于业主的共有权,但城镇公共道路除外。绿地也属于业主的共有权,但城镇公共绿地或明确归个人所有的绿地除外。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也属于业主的共有权。这一规定对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做出了划分,业主的共有权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建筑物的基本构造部分;
(二) 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及其附属物;
(三) 建筑物所占有的地基的使用权;
(四) 住宅小区的相关设施。
业主的共有权在建筑物所有权法律制度中与一般共有权有明显的区别:
(1) 从主体上看,业主的共有权身份是复合性的,包括专有权人、共有权人和管理团体成员三种身份。而一般共有权只有共有权人的身份。
(2) 从客体上看,业主的共有权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法定共用部分,还包括约定部分。而一般共有权通常只限于一项财产。
(3) 从内容上看,业主的共有权涵盖的权利义务更广泛,包括:
① 全体业主对建筑物整体享有的共同权利义务;
② 对建筑物某一部分的共同权利义务;
③ 一部分业主在建筑物某一部分的共用部分上设定专用使用权产生的权利义务;
④ 因建筑物基地利用而涉及的业主与土地所有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而一般共有权的权利义务相对简单,仅限于共有权人间因某一财产而发生的权利义务。
(4) 从种类上看,业主的共有权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法定共有权和约定共有权、全体共有权和部分共有权、对建筑物的共有权和对附属建筑物的共有权、无负担的共有权和有负担的共有权(专用使用权)。而一般共有权只分为共有权和共同共有权两类。
(5) 从权利变动上看,业主的共有权的设定、转让、消灭隶属于专有权的设定、转让和消灭,前者从属于后者,后者处于主导地位,共有权人无处分权。而一般共有权的设定、转让、消灭则由各共有权人独立行使,不存在主从关系。此外,业主的共有权转让必须伴随着专有所有权的转让,而其他共有权人一般没有优先购买权。而一般共有权(按份共有)的转让,其他共有权人有优先购买权。
根据标的物的分割情况来看,对于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的标的物,是不允许请求分割的,这是为了维护区分所有权法律关系的需要。然而,对于一般共有权的标的物,共有权人可以请求对自己应有部分进行量的分割。
在小区规划内的道路属于所有业主共有,除了一些特定的城镇公共道路,这些公共道路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此外,在建筑区域规划内会有一些公共绿地,这些绿地也是小区业主共有的。因为小区业主实际上缴纳的物业费已经包含了这些公共费用的承担。
受害公民及其相关人员的赔偿请求权。受害公民本人、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在行政侵权的情况下有权提出赔偿请求。当受害公民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行使该权利。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时,同样具有赔偿请求权,包括承受其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个人劳务关系中,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一方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保姆与雇主之间形成个人劳务关系的情况下,如果保姆在雇主家生病,雇主需要承担医药费。然而,如果保姆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劳动
本文主要讨论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侵权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产品有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严格责任,即生产者应该承担比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
我国在侵权伤害赔偿标准上采取了具体损失采取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的原则。具体损失是指受害人实际支出的费用或减少的收入等可以计算的损失,而抽象损失是指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