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 > 民事经济纠纷无力还钱会被抓吗?

民事经济纠纷无力还钱会被抓吗?

时间:2022-11-1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943
导读:民事经济纠纷无力还钱一般是不会被抓的,因为当事人无力进行偿还是一个客观存在事实,即使当事人像当地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那法院可能也只会让当事人进行分期偿还。

民事经济纠纷无力还钱会被抓吗?

在民事经济纠纷中,当事人若无力偿还债务,不会因此被判刑。相反,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然而,如果债务人没有偿还能力,却继续向他人借款,这可能构成诈骗罪,从而导致被逮捕。

一、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形式。无论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就构成欺诈行为。然而,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才能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导致他人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从客观上看,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案件应当立案。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必须以诈骗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才能构成诈骗罪并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1.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2.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3.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 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2. 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中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应当根据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来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综上所述,无力偿还债务的当事人不会被强制送入监狱。然而,虽然不会被判刑,但他们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最好的做法是避免轻易向他人借款,如果确实借款,务必尽快偿还,以免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争议标的金额的分类

    我国法律规定下,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争议标的金额的分类。其中包括国内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涉外和涉港、澳、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级法院认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经济案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期货纠纷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申请破产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

  • 民事反诉判决书范本

    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原告王某将房屋出租给被告张某,后由于广百大楼要装修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原告向被告要求清欠半个月的房租和电费。被告张某则主张原告违约在先,未按合同规定提前通知其撤场,导致其经济损失并要求原告赔偿。法院对双方的主张进行了审理并做出

  •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 行使股权质押权是否需要经过法院审理?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

  • 侵权纠纷的仲裁解决
  • 经济纠纷是刑事案件吗
  • 被人打伤要赔偿是不是要到法院起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