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得中止、中断或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如果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则视为没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主债务履行期限,保证期间将从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以下是保证人免责的情形: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时,保证人应取得书面同意。对于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的债务,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时,应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对于一般保证中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对于连带责任保证中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
在中国,保证期间是不可中止、中断或延长的。在借贷关系中,如果一开始没有保证人,事后补签借条时可以找保证人。如果一开始就有保证人,必须在借条中明确约定保证责任和保证期间等相关事项,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债务纠纷。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问题。在我国,债务的追讨时效一般为三年,保证人的责任是在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内。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限,一旦诉讼时效已过,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时,债权请求权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诉讼时效,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
反担保人在担保保证合同中的陈述与保证,包括反担保人的主体资格、承担保证责任的能力与意愿,以及反担保人签署合同的合法性和企业内部审批情况。合同还明确了被保证的债权种类及数额、保证方式、保证范围、保证期间,以及反担保人的权利和义务。反担保人需对借款人未能
债权融资的风险及反担保的条件与方式。债权融资主要存在担保风险和财务风险,涉及银行贷款和互保行为等方面。反担保的成立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等。反担保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求偿保证、求偿抵押和求偿质押。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中的高利转贷案规定。高利转贷罪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涉及特定金额和多次行政处罚的行为。同时强调,企业闲置银行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也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属于结果犯,只有在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