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 > 伤残鉴定需要先认定工伤吗?

伤残鉴定需要先认定工伤吗?

时间:2022-11-08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8372
导读:伤残鉴定需要先认定工伤的,只有在经过工伤认定的程序之后,才是可以申请工伤的伤残鉴定的。因为只有在工伤认定的部门对劳动者的伤情是否属于工伤认定之后,才能确定劳动者是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才能进入到下一步的鉴定程序。

伤残鉴定前需进行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鉴定前必须先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件,工伤认定完成后方可进行伤残鉴定。具体流程为:先进行工伤认定,确定工伤后再进行伤残鉴定。根据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可根据伤残情况进行相应的赔偿。如需了解具体情况,请咨询工伤鉴定部门。

不满足伤残标准可不进行鉴定

如果经过医疗治疗后,劳动者的肢体功能未受到影响,不满足伤残标准,可以不进行伤残鉴定。前提是单位和个人双方均无异议。若一方有异议,则仍需进行伤残鉴定,并出具构成伤残等级的证明文件。

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需申请工伤认定

对于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的劳动者,应向当地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需等病情稳定后,携带工伤认定书、病例资料以及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只有鉴定为伤残等级的劳动者,才能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在各自承担的比例范围内进行赔偿。

自身疾病需提供医疗证据进行认定

对于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受到的伤害,一般可以认定为工伤事故。但若是由自身疾病造成的伤害,仍需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据进行认定。伤残鉴定等级将决定赔偿的多少。

工伤认定程序

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并固定证据

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固定相关证据。对于易失或易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对于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应及时进行调查笔录。

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申请表

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提交申请书及材料

向工伤事故发生地的劳动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以下材料:

  1.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人单位工商登记材料
  2. 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3. 事故发生时的病历、诊断证明书、法院记录等医疗材料
  4. 如为机动车事故伤亡,需提供警方的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补充材料

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了解是否需要补充材料。

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根据劳动部门的处理结果,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若对工伤认定申请或劳动部门的不支持情况有异议,可考虑以下措施:

  1. 是否属于其他案由,需走其他程序
  2. 是否需要重新申请认定或向劳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3. 是否需要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在中国,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若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进入劳动伤残鉴定程序,并根据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请求相应的工伤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及相关要求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而当事人可自行选择调解所需的鉴定部门。委托鉴定需根据被鉴定项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伤残鉴定有严格时限规定,一般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开始

  • 国家规定的伤残鉴定时限及特殊情况

    国家规定的伤残鉴定时限及特殊情况,包括工伤保险的性质和责任分担。文章指出,伤残鉴定时限为受理后6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30天。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参加,个人不需交纳费用。获得伤残鉴定结论后,根据等级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同时,文章还详细列举了工伤鉴定所

  •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多少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的相关内容。工伤赔偿根据确定的工伤鉴定等级进行分等级分类计算,包括一至四级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至六级发放伤残津贴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七至十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劳动合同能否赔偿医疗费的问题

  • 九级伤残私了6万合适

    九级伤残私了赔偿金额的情况。赔偿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医疗费、护理费、工资损失等。同时,不同地区的政策和规定也会影响具体数额。对于深圳的伤残鉴定,非工伤可直接去深圳司法鉴定中心,工伤则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伤残鉴定。

  • 申请工伤鉴定时间是多久
  • 工伤鉴定等级能赔偿
  • 工伤复查说骨折线模糊能评得上等级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