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无法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在大病期间,用人单位无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的离职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在痊愈出院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或不愿意接受岗位调换,用人单位也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填写辞职申请书、明确解除合同时间、了解经济赔偿规定和签订解除合同协议书等要点。同时,文章简要介绍了劳动合同的定义、主体及订立原则。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劳动者在签订前需确认单位基本情况是否合法,明确工作内容和地点,确定劳动报酬并避免口头约定,以及注意试用期的规定。这些信息必须明确写入合同中,以避免劳动争议的产生。
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和通知要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