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征收方法。具体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如果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受让方应当从合同约定的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如果合同未约定交付时间,则受让方应当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各单位的情况,应该从2009年12月起开始申报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的计量标准是每平方米。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可以按以下办法确定:
(1) 如果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量土地面积,以测定的面积为准。
(2) 如果单位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但尚未组织测量,以证书确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3) 如果单位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应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并据此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作调整。
1. 纳税周期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于新征用的土地,依照以下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 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
- 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2. 计税依据和税额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根据规定的税额进行计算和征收。
不同类型的土地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 大城市:1.5元至30元
- 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 小城市:0.9元至18元
- 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3. 征税范围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只在县以上城市开征,非开征地区城镇使用土地则不征税。符合应税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缴纳土地使用税。
4. 免税情况
公园、名胜、寺庙及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单位使用的土地,城镇、街道、公共设施用地、铁路、机场、港区、车站、管理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工程,农、林、牧、渔、果生产基地用地,以及个人非营业建房用地等,均免征土地使用税。对于经过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废土地,给予10年期限的免税,以鼓励利用荒地、滩涂等土地。
5. 缴纳标准
土地使用税的缴纳标准并不统一,不同类型的土地缴纳标准不同,每个地区的缴纳标准也不同。根据主管税务局的核定进行缴纳。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逃避缴纳土地使用税,否则将构成偷税漏税行为。
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各类土地的征收补偿费用标准、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等,并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包括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信息的告知和确认,以及申请听证的权利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和听取意见、特殊情况
征地补偿安置的程序和管理。市国土局在收到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后公告,被征收人需持证明材料办理登记。方案拟定后需公告并报市政府审批,签订征地事务协议。同时,要履行征地报批前听证告知确认程序,对抢栽抢种不予补偿。争议不影响方案实施,要在规定期限内搬迁腾地。市
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以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根据耕地被征收前的年产值计算,青苗补偿根据不同农作物有所区别,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则需与有关部门协商。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具体金额、土地被
房屋拆迁中的补偿标准,包括不同类型的房屋和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金额。房屋补偿标准根据房屋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还详细列出了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如仓房、室外水泥地坪、沼气池等。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并对拆迁原因进行了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