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年限有所不同。
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这意味着从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起,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将持续70年。
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工业用地包括工厂和工业区等。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性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综合或其他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使用年限最高不超过70年,计算起点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
土地使用年限的计算起点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国土部门签署《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领取土地使用证后开始计算。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经过规划、报建、施工、装修、绿化、配套设施等一系列程序,一般房地产开发进展顺利的话开发周期为2~3年。因此,购房者实际能居住的年限往往小于土地使用权期限,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情况普遍存在。
综合用地是指同一宗地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例如商业、居住综合用地,科研设计、办公综合用地等。
根据国务院55号令的规定,综合用地的最高出让年限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对于综合用地,有两种不同情形。一种是多种用途不动产很难分割,只有一个使用者;另一种是各用途不动产之间可以分割,最终使用者为不同的单位或个人,例如商业部分和居民住宅部分。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统一按照综合用地最高出让年限50年办理出让手续。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不同用途界限清楚,应根据具体土地用途分别确定出让年期。例如商业、居住综合用地,应明确商业部分出让年期为40年,居住部分为70年。如果统一按50年计算,将导致商业部分实际出让年限超过40年,而居民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明显小于70年。
根据我国土地的使用途径不同,土地使用年限也有所不同。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和公益事业性用地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为50年。住宅用地在期满后可以自动续期。
房改房的产权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时间以该地块地上房屋参加房改之后第一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房屋为准。经济适用房的使用年限为50年。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 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房改房的产权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时间以该地块地上房屋参加房改之后第一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房屋为准。经济适用房的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
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土地都有使用年限,一般土地都是私有,还有欧美地区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一般是国家或者集体主义永久拥有,再承包给个人,有使用年限。我国的土地使用年限:住宅为70年,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房改房的产权土地使用年限起
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是住宅为70年,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房改房的产权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时间以该地块地上房屋参加房改之后第一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房屋为准。土地使用权年期是指土地交易中契约约定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土地使用权年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可利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