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收人之所以拒签拆迁协议,是因为对补偿标准不满意。那么,征收方直接强拆并支付补偿款,无论被征收人是否认可,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呢?刘某将此事诉诸法院,要求判决征收方的强拆行为为违法。
征收方辩称,尽管强拆行为在程序上违法,但因为立即支付了补偿款,未给刘某造成极大损失,所以拆除行为不应被认定为违法。
然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明律师将为大家进行解读。
在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中,先补偿后征收是一项基本原则。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在征收中对合法房屋的强拆,必须经过法院批准方可实施。然而,在本案中,征收方先自行强制拆除刘某的房屋,后将补偿款项转至刘某的账户,明显违反了法定程序的要求。
明律师认为,法律规定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征收人在拆除房屋之前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谈判和协商的主动权。如果房屋先被拆除,被征收人将失去谈判的底气。
在这一原则的保护下,被征收人能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谈判的主动权。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以尽可能减少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并追究相关责任。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宾馆拆迁的补偿问题,包括住宅还是商业用房补偿及相关法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征收房屋时,应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给予被征收人补偿,包括房屋价值、搬迁安置及停产停业损失等。对于特殊情况的房屋,如已领取营业执照的经营房屋、手续不全的房屋等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第二十八条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征收补偿费用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