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农业部负责人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答问

农业部负责人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答问

时间:2023-08-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865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将于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中国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了媒体记者有关提问。

  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要确立了哪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答: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和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在法中设立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包括各级政府及其农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法中要求国务院农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法中授权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法中还明确规定了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的五种情形。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公共财政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措施、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和合理使用也进行了规定。

  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请问对此有何具体规定?

  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是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较大的危害进行例行监测,既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又为有关团体和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对人民身体的危害。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监测计划的制定依据、监测的区域、监测的品种和数量、监测的时间、产品抽样的地点和方法、监测的项目和执行标准、判定的依据和原则、承担的单位和组织方式、呈送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的格式、结果公告的时间和方式等。

  问:本法规定开展监督抽查检测由符合相应条件的检测机构执行,并应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请问对检测机构有何具体要求?此规定有何现实意义?[page]

  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同时应当依法经计量认证合格。规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主要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生产环节和市场流通等环节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这样的规定,对于政府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目前,通过农业部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已达238家,全国省、市、县农业部门已经建立检测机构1100多家,检测内容基本涵盖了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环境等相关领域,拥有各类检测技术人员近2万名。今后,农业部门将通过优化配置、完善手段、强化培训、健全制度等工作,不断加强检测队伍和能力建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施工组织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

  •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的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销售过期药品的诊所将面临货物没收、罚款、停产停业整顿或撤销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可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方式寻求赔偿。

  •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相关要素考虑
  •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 浅谈农产品出口怎样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