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时间:2023-08-2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9621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就目前来说,我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分为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和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若以上节日与休息日重叠时,应当补假。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规定,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若以上节日与休息日重叠时,则不补假。

  以上就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由于我国节日历史十分悠久,所以考虑到传统的因素,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节假日。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具体表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职工的用工保护措施及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工作中应受到的保护措施以及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保护措施包括禁止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冷水和低温作业等,并详细说明了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保护要求。同时,也列出了女职

  • 离婚诉讼费的承担责任由谁来决定?

    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可以报销生育险。具体流程为: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经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产假满30天内再次携带申报材料到社会劳动保险处办理待遇结算。女职工产假规定为

  •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在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为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社保基金报销医疗费用并发放生育津贴;

  • 清明节是否属于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是我国法定的节假日之一,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农历清明当日全国放假一天。对于不放假的情况,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待遇来认定。对于特殊单位或岗位,合理安排加班需

  • 2012国定休假安排
  • 双休日是国家法定假日吗
  • 国家法定节假日工资是否有加班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