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事故伤害程度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工伤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根据目前的划分标准,死亡事故可以根据伤亡人数的多少进一步细分为:
指一次事故造成1至2人死亡(如果是多人事故,则包括轻伤和重伤)。
指一次事故造成3至9人死亡。
指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a)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b)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c) 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d) 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受伤指的应当是在合理时间、路线上发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表填表说明:
1. 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 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 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4. 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5. 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6.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事件。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我国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等。而工伤事故的伤残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每个等
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轻伤是指失能时间在1至105个工作日之间的伤害;重伤是指失能时间在105至6000个工作日之间的伤害;死亡是指失能时间超过6000个工作日的伤
本文介绍了与工伤事故相关的一些术语和定义,包括伤亡事故、损失工作日、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等。文章还列举了不同类型的事故,并对伤害的部位、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此外,文章
工伤有停工留薪期,期限一般以医疗治疗和医疗机构建议休息的时间计算。具体期限依据受伤情形和《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