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时间:2024-05-07 浏览:1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159

1 名词、术语 1.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 损失工作日 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 暂时性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 事故类别 见下表: 见表\">见表 3 伤害分析 3.1 受伤部位 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 3.2 受伤性质 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的原则为: a.应以受伤者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 3.3 起因物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分类详见附录A表A3)。 3.4 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分类详见附录A表A4) 3.5 伤害方式 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 3.6 不安全状态 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分类详见附录A表A6)。 3.7 不安全行为 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分类详见附录A表A7)。 4 伤害程度分类 4.1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 重伤 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 死亡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5.1 轻伤事故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 重伤事故 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 死亡事故 a.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6 工伤事故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1 千人死亡率 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按式(1)计算: (1) 6.2 千人重伤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按式(2)计算: (2) 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3 伤害频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按式(3)计算: (3) 6.4 伤害严重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式(4)计算: (4) 6.5 伤害平均严重率 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按式(5)计算: (5) 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6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用式(6)、式(7)计算: (6) (7) 附录A (补充件) A1 受伤部位(见表A1)。 表A1 见表\">见表 A2 受伤性质(见表A2)。 表A2 见表 A3 起因物(见表A3)。 表A3 见表 A4 致害物(见表A4) 表A4 见表 A5 伤害方式(见表A5)。 表A5 见表 A6 不安全状态(见表A6)。 表A6[page] 见表 A7 不安全行为(见表A7)。 表A7 见表 附录B 损失工作日计算表 (补充件) B1 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6000日。 B2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按表B1、表B2、表B3计算。 B3 表中未规定数值的暂时失能伤害按歇工天数计算。 B4 对于永久性失能伤害不管其歇工天数多少,损失工作日均按下列各表中规定的数值计算。 B5 各伤害部位累计数值超过6000日者,仍按6000日计算。 表B1 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 见表 表B2 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见表 表B3 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见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道成、阎继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限制和申请材料,包括员工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合同、申请书、个人身份证明、事故情况材料和旁证材料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赔偿的具体流程,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和停工留薪期鉴定、申请赔偿数额仲裁以

  •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

  •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劳动争议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需遵循被告住所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原则。公司应在一个月内申报工伤,否则员工可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完成后应申请伤残等

  •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工伤事故分类包括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