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证期间

时间:2023-08-17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052

丙作为保证人在甲出具给乙的借条中亲笔书写注明“甲一个月内如不归还,由本人负责归还,保证人:丙”。甲到期未还款,现乙丙就丙的保证责任期间应当是多少发生争议。乙认为应当适用担保法解释第32第规定的二年,丙认为应当适用担保法第26条规定的六个月。

请问:乙丙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如何区分担保法第26条和担保法解释第32条的规定?

《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责任的承担形式

    多种保证责任的承担形式,包括连带共同保证、按份共同保证、最高额保证合同等。在不同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分担方式有所不同。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第三人保证监督支付专款专用、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问题。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转让债权或债务人转让部分

  •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的相关内容。担保提供资产者以个人及家庭所有资产为贵公司提供担保,包括股权和收入等。反担保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罚息等,采用无限连带保证责任方式。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此外,还规定了财产变卖限制、类似担保

  • 保证责任减免的情形

    保证责任减免的几种情形以及保证人责任的形式。保证责任的减免包括保证期间届满、约定特定债权人或禁止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和主合同内容变更等情形。保证人的责任形式取决于其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连带保证的法律责任大于一般保证。

  • 共同借款人与借款担保人的区别

    共同借款人与借款担保人的区别。共同借款人是直接债务人,与债权人签订借款合同,共同承担债务责任。而借款担保人为债务提供担保,签订担保合同,承担保证责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保证期间的相关规定,包括不同情况下保证期间的计算方式和担保人责任免除的情形。

  • 各种保证期间的具体规定
  • 连带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规定
  • 担保人承担的责任多久失效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