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死刑复核程序与死刑复核权

死刑复核程序与死刑复核权

时间:2023-09-0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517

一、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判决并执行死刑所应当遵循的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别程序,其特别之处可归纳如下:

1. 适用范围

死刑复核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

2. 审判程序

对此类案件不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使经过了第二审程序,其作出的裁判也不是生效裁判,而是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之后裁判才发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除外)。

3. 启动方式

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完全是自动的,不需要当事人的推动,也不需要人民检察院的抗诉。

4. 复核权主体

死刑复核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即最高人民法院和被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

二、死刑复核权及其演变

死刑复核权是指对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复核的权限。

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以来,我国死刑复核权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具体如下:

1.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死刑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一般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但在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终审裁定不服,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复核。

2. 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今后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从而实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第一次回收。

3. 1979年

《刑事诉讼法》规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4. 1980年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

5. 1981年

《关于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规定,在1981-1983年之间对杀人、抢劫、强奸、放火、投毒、决水和破坏交通、电力设备等罪行,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或者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的,不必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 1983年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核准权。

7. 1991年、1993年、1996年

最高人民法院以通知的形式分别授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行使死刑复核权。

三、现行法规定的死刑核准权

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从法律效力上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其法律效力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任何法律以及关于法律修正的决议。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法律,但是从法理上说,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法律条款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修正的法律相关条款中没有反映或体现的,应当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修订的法律条款为准。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既然没有规定死刑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决议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中关于死刑执行的条文持否定态度。在此条件下,最高人民法院如果再将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权下放给高级人民法院就于法无据。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仍然在1997年以通知的形式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根据通知,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

根据通知、《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相关规定,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外,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权可作如下概括:

1. 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贪污贿赂罪

除最高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案件外,各地对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判处死刑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二审或复核同意后,仍应报本院核准。

2. 其他犯罪

对刑法分则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毒品犯罪除外)、第七章、第十章规定的犯罪,判处死刑的案件(本院判决的和涉外的除外)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仍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

3. 涉港澳台死刑案件

在一审宣判前仍须报本院内核。

4. 毒品犯罪

对于毒品犯罪死刑案件,除已获得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外,其他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在二审或复核同意后,仍应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5. 抗诉改判案件

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 多罪并罚案件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数罪中,如果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罪中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必须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发现死刑复核案件有哪些情形要由检察长决定
  • 两审终审制度的适用范围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