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而拾得遗失物则是指发现他人遗失物并占有的法律事实。在拾得人与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处理中,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主动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有责任及时通知权利人来领取遗失物,或者将其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报酬。但是,如果遗失物的所有人发出悬赏广告并愿意支付报酬,拾得人不得反悔。
如果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来领取。如果有关部门不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如果在有关部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的6个月内无人认领,遗失物将归国家所有。有关部门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或灭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将被视为侵权行为进行处理。拾得人不得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也无权要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转移到他人名下,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的情况下的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受让人是通过拍卖或向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在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支付的费用。权利人支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遗失物品的报警与立案问题。一般情况下,因个人过失遗失物品警方可能不受理,但如果遗失物品被他人侵占并拒不归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报警并申请立案。文章还介绍了立案的定义、侵占罪与拾得遗失物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起点数额和行为对象价值确定等问题。
《民法通则》中关于物权归属中的无主物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无主物可以按照先占原则确定所有权归属。但具体归属问题存在争议。《物权法》中有关遗失物、埋藏物和财产所有权的规定,规定了善意取得的条件以及遗失物处理办法。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公安机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拾得人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留置权,但同时也负有报告义务、保管义务和返还义务。遗失物的特征包括具体的物、基于占有状态的界定、不受丧失意思占有的影响以及重新占有需要他人的民事行为。
拾得人将遗失物转卖后失主是否能要回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要求返还需要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请求并支付必要费用。拾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归失主所有,拾得人需要无偿归还失主并要求支付合理费用。对于遗失物的处理规则,拾得人必须及时通知失主或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需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