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又称为证据价值,是指证据对于认定事实产生影响的力量。它包括证据的可信性和证明力两个方面。可信性指的是证据本身是否值得相信,而证明力则指证据能否证明待证事实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证明。不同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因此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证明力的判断原则上由审判人员自由裁量。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以下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指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对象主要包括:
1、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
2、作为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
3、被告人个人情况以及犯罪后的表现;
4、程序事实;
5、证据事实。
刑事证据的证明力是从实质上解决证据的价值问题,与证据的证明能力不同。证据的证明力是从形式上解决证据的资格问题。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感谢阅读。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刑事证据的概念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刑事证据的定义违反了定义不能循环的逻辑规则,导致定义项包含了被定义项,使得定义不明确。其次,证据的概念与证据种类的
1、联合发布的证据规则为《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确保办理的每一起
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其中心内容是解决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刑事诉讼中,必须要有证据来支撑,那么刑事证据运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