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适用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模式的特点,职权主义在其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庭审方式并非典型的对抗制,而是存在较大程度的法官职权运用。
1. 修改了证据的概念
旧法将证据定义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而新法将证据概念修改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新概念不仅注重客观真实,更加注重法律真实。通过将“事实”替换为“材料”,更准确地定义了证据,并能更好地提示证据内容真实、来源合法的要求。
2. 调整了证据的种类
在旧法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种类基础上,新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电子数据”等法定证据种类。
3. 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
新刑诉法将旧法规定的“鉴定结论”调整为“鉴定意见”,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重大。这要求我们在办案中要克服迷信心理、强化证据审查意识,对鉴定材料形式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只有科学合法的鉴定过程和鉴定意见才能作为审查逮捕的依据。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我们对刑事证据适用原则及相关规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读者对刑事证据适用原则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到手心律师网找律师进行法律咨询。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刑事证据的概念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刑事证据的定义违反了定义不能循环的逻辑规则,导致定义项包含了被定义项,使得定义不明确。其次,证据的概念与证据种类的
1、联合发布的证据规则为《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确保办理的每一起
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其中心内容是解决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刑事诉讼中,必须要有证据来支撑,那么刑事证据运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