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或程序公正是相对于实体公正而言的概念,强调司法活动过程的严格和平等。它强调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公正性,以法律的正当程序为核心。正当程序意味着任何受判决结果影响的当事人都有权获得法庭审判的机会,并且应被告知控诉的性质和理由,合理地告知、获得庭审的机会以及提出主张和辩护。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体现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之间的价值冲突。主张程序正义优先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对非法证据的效力持否定态度。因此,在排除刑事非法证据时,需要维护法制和保障人权,同时不能影响打击犯罪,需要综合考虑。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了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排除非法搜查和扣押所取得的物证,是保障宪法赋予公民不受非法搜查、扣押权利的必然结论。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中确立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将非法取得的证据及由此线索获得的其他证据看作是“毒树”和“毒树之果”而予以排除。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在非法证据的效力方面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9月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明确了非法证据的性质和范围。然而,我国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未明确是否适用于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因此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和体系化。
首先,应将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于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其次,对确定非法取得的证据效力时应区别对待:
最后,需要建立一套运作程序,以进一步促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到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作用。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旨在在追求实体真实以打击犯罪和严守正当程序以保障人权之间进行相对合理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关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赔偿规定。当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若存在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拘留措施、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或改判无罪、使用不当手段导致公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问题。首先定义了刑事赔偿的范围,并强调了先行处理原则在刑事赔偿中的优越性。接着详细描述了提起刑事损害赔偿的程序,包括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审查、受理和赔偿决定的作出等步骤。最后提到了赔偿方式,一般通过双方协商或由赔偿义务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发布的新日赔偿标准,要求全国检察机关执行。新标准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刑事赔偿案件每日赔偿金为99.31元。对于有关刑事问题的疑问,可寻求刑事律师在线咨询获得免费服务。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是指行政诉讼主体提供到法院,用来证明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及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中具有违法成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然而,《若干规定》第57条仅列举了九种非法证据,第58条又进一步将九条之外的非法证据概括地界定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侵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