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刑事风险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刑事风险

时间:2024-01-2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9976

  近日,随着个别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人员的“落网”以及一些司法解释和监管措施的出台,互联网金融的刑事风险又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当前,认清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刑事风险,似乎是当务之急。

  首先,从时下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现状来看,很多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事实上都是非金融机构。同时,这些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大多都没有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设立,这可能涉嫌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其次,很多互联网金融活动事实上都涉及相关证券、保险、基金以及资金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如果非金融机构在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参与这些金融业务,则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再次,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一些经营机构可能利用监管的缺位,擅自挪用投资者资金或者在经营活动中赚取利差。同时,某些网络集资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虚构借款项目吸收资金、未经批准开展自融业务以及归集资金形成资金池等情况。由于其往往通过互联网向社会进行公开宣传,擅自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并承诺收益。因此,这些行为符合司法解释中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和认定标准,有可能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需要指出的是,众筹是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形式之一。根据运作模式的不同,可以将众筹分为3种类型:回报类众筹、捐赠类众筹及股权类众筹。在司法实务中,如果众筹活动的发起人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累计超过200人,行为人的行为完全可能涉嫌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另外,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犯罪分子很有可能利用P2P网络集资以及众筹活动实施集资诈骗犯罪活动。此种情况下,受骗的投资者往往会因为犯罪分子事后携款潜逃而血本无归。

  最后,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经营机构完全可能利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资金快速流动的特点,为犯罪分子提供洗钱服务,对于这类行为我们理应以洗钱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任何涉及资金流转的环节,都能成为洗钱罪的风险点。无论是通过基金销售、保险销售、证券经纪、P2P网络集资机构的集资中介业务,还是通过微信上网络红包的网银转账业务,经营机构只要将他人上游犯罪所得的赃款转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平台,再通过该平台转出相应资金,那么赃款来源和性质便得以漂白。如果相关经营机构利用互联网金融活动为他人提供洗钱服务,那么行为人的行为无疑涉嫌构成刑法中的洗钱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问题

    投资性众筹面临的多种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可能触及刑法的金融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其次,行政与民事法律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证券类行政违法等行政犯罪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等民事法律问题。此外,众筹项目本身存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风险,以及知识

  •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众筹平台需遵守法律红线,避免触碰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集资诈骗等刑事和行政法律风险。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信息、监管募集资金、遵守中介定位等。同时,为规避民事法律风险,众筹平台应设立规则并与参与者签署完整协议,明确各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首先,股权众筹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公募”与“私募”界限,可能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其次,股权众筹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尤其是“领投+跟投”机制中可能出现欺诈行为。最后,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需进一步理清与用户之间

  •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包括成交费、会员费、股权以及广告和促销升级等。众筹平台设立和牌照要求方面,股权众筹平台不需要牌照支持,但监管仍然必要。众筹平台流行的原因包括信息透明度提高、多元化投资需求和政府支持创业等因素。股权众筹平台对于个人投资者、投资机构以

  • 减少股权众筹风险的法律途径
  • 股权众筹融资解析操作技法及法律风险
  • 股权众筹投资有哪几种法律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