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破产申请受理后保全解除与执行中止的法律处理

破产申请受理后保全解除与执行中止的法律处理

时间:2024-06-29 浏览:8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592

破产受理及其对民事保全和民事执行程序的影响

1. 破产程序的优先地位

破产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全体债权人之间的公平清偿。因此,在破产程序开始后,个别债权人不得通过个别清偿来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在破产案件受理之前已经进行的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措施和执行程序都是为实现个别债权而设立的。然而,破产程序代表的是全体债权人的集体清偿利益,在法律政策上,对这种集体利益的保护要求相对于个别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要求而言,处于优先的地位。因此,破产程序开始后,针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以便将债务人的财产和债权人的权利行使纳入统一的集体程序中。

2. 保全措施的解除

破产案件受理后,一切个别债权人请求的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中止。对于已经查封、扣押、冻结或以其他方式保全的债务人财产,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并将其纳入破产财产的管理。

3. 民事执行程序的中止

在此,所指的"民事执行程序"是指非破产程序产生的法律文书的个别执行程序,包括:

  1. 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已生效民事判决。
  2. 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已生效民事裁定,如先予执行裁定。
  3. 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已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
  4. 已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但尚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仲裁裁决。
  5. 已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但尚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对债务人的执行程序尚未完结的,应当无条件中止。执行程序中止后,请求执行的债权人可以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