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不同进行分类。
2.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不同进行分类。
3.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等进行分类。
4.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关系进行分类。
法律对于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上的规定主要是指,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证据的真实性是指证据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现存在。
1. 品格证据规则:通常情况下,证人、被告人、被害人的品格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某些特殊的品格证据可以允许使用,例如品格问题是实体法上的构成要件时。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是指取证手段违法导致非法所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被排除于法庭之外。
3. 内心确信规则:法官在决定是否采信证据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4. 证明力优先原则:当对证明同一案件事实但相互矛盾的证据进行审查认定时,根据证据自身的分析无法确定其中任何一个是虚假的,就要按照证明力大小的比较,确定优先采信哪个证据。
以上是关于刑事诉讼证据分类及特征的相关知识。刑事诉讼证据可以根据来源、证明作用、形式和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进行分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咨询,欢迎向手心律师网的律师提问。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向法院提起公诉的主体资格和流程。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针对不同管辖范围的案件需报上级或移送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需查清犯罪事实,证据必须确实充分,且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排除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审查和认定证据至关重要。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是否有充当证据的资格,而证明力则是指证据对于认定事实的影响力。证据能力是从形式上解决证据资格问题,证明力则是从实质上解决证据价值问题。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区别在于有证据能力的证据
明确证据能力的意义在于:(1)在法庭审理的证据调查阶段,没有证据能力的材料不能进行调查,无论是控辩双方还是法官都不能请求调查;(2)如果控方或辩方对于对方请求调查的某一材料的证据能力存有异议,原则上应在法庭审理前申请排除,并由法官决定是否排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