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进行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一旦工伤认定确认,劳动者将有权获得以下赔偿:
根据伤残等级,劳动者将获得支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的赔偿。
对于住院治疗工伤的劳动者,将获得伙食补助费。
劳动者将获得康复费,以帮助其恢复劳动能力。
劳动者将获得购买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的赔偿。
在停工留薪期间,劳动者将获得工资赔偿。
如果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的支付标准根据生活自理能力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支付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对于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支付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对于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支付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工伤理赔的时间及程序。文章详细说明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赔偿的审核时间,并指出如果在程序上发生争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决。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具体时效和相关材料,以及工伤赔偿的不同项目和标准。
工伤双臂骨折的赔偿标准和程序。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同时,文章也简要介绍了骨折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