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伤死亡赔偿法律解析
时间:2024-06-1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职工工伤死亡赔偿
死亡赔偿金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职工工伤死亡的死亡赔偿金按照二十年计算。
丧葬补助金
根据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职工工伤死亡的近亲属可以获得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职工工伤死亡的近亲属中,由于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可以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工亡职工生前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由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增加10%。供养亲属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工亡职工生前工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如果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其近亲属享受与上述规定相同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近亲属也可以享受上述规定的待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
中国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赔付方式独特,不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企业分散赔偿责任,促进劳资和谐。同时,工伤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时效限制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时效限制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死亡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方式。而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求保护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民事
-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包括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标准,以及根据最高法院确定的客观计算方法和定型化赔偿模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涉及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
工伤赔偿的具体办法
-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竞业禁止协议中的补偿费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