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了特定情形外,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被认为是违法终止或解除。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两种选择:(1)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然而,如果劳动合同客观上无法继续履行,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选择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比经济补偿多出一倍,实际上是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
因此,在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适用经济补偿金;而在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适用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条文,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劳动者不能同时主张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这一点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草案》中也得到了明确。
1. 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因为劳动者可以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 如果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等,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然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额外赔偿金。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
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要求赔偿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应支付赔偿金。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亡待遇标准和工伤的定义,包括不同情形下的工伤认定和相关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