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赔偿法律问题解析

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赔偿法律问题解析

时间:2024-09-11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007

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赔偿的法律规定

一、农村违章建筑的合法化和拆迁补偿

农村违章建筑指的是未经批准先建造的房屋,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尽管这些房屋属于违建,但只要缴纳相关费用并补正相关程序,可以被视为合法建筑,并有权获得拆迁补偿。

根据今年的新规定,拆迁补偿标准已从单纯房屋补偿改为房屋加宅基地的形式。这意味着在拆迁时,不仅会对农村房屋进行补偿,还会对宅基地进行补偿。拆迁补偿的范围包括固定财产(农房及屋内装饰)、其他财产(地上附着物,如园、菜园等)。此外,农民还可以获得最低两万元的拆迁过渡期安置费,安置补偿费包括宅基地、配套设施、租赁费等。

二、有权获得拆迁补偿的农村违章建筑

1、纳入农村规划的房屋:纳入新农村规划范围的房屋,不论是否违规建造,都有权获得补偿。补偿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但违规建造的农民可以就近咨询了解。然而,农民不应该因为有补偿就随意盖房,因为在某些地区,对违建的定义较为严格,不要因小失大。

2、特定时期长期居住的房屋: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如战争等因素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一些本不属于该村的农民长期居住并建造房屋。即使这些房屋没有宅基地使用证和不动产证,被拆迁的农民也可以申请补偿。

3、代代流传下来的祖宅:在农村,房屋传承是常见的现象。对于一些老房子,农民朋友可能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无法提供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可以提供家谱或其他能够证明的材料给当地相关部门核查认定。一旦认定房屋归属,农民在拆迁时同样有权获得补偿。

4、建造时不存在违规的房屋:对于现在居住的房屋,即使没有证件,按现行标准属于违规建造,只需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证明该房屋在建造时符合当时规定且不属于违规,农民在拆迁时同样可以获得全额补偿。

三、新的拆迁补偿改革方面

1、改变农村拆迁补偿规则,实现双向补偿制度,即农民朋友在获得房屋补偿的同时也能获得宅基地补偿。

2、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金额,将农村土地补偿与土地增值挂钩,同时将农民房屋的附属设施纳入补偿范围。

3、让农民能够自主选择补偿方式。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规定,超占宅基地的违建房屋将在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下予以确权登记,因此这些违建房屋在拆迁时将获得补偿。同时,如果房屋属于未经批准先建造,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虽然属于违建房屋,但只要缴纳相关费用并补正相关程序,可以被视为合法建筑,并有权获得拆迁补偿。

综上所述,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赔偿的法律规定如上所述。如果房屋属于未经批准先建造,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虽然属于违建房屋,但只要缴纳相关费用并补正相关程序,可以被视为合法建筑,并有权获得拆迁补偿。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我们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各类土地的征收补偿费用标准、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等,并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包括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信息的告知和确认,以及申请听证的权利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和听取意见、特殊情况

  • 征地补偿安置程序

    征地补偿安置的程序和管理。市国土局在收到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后公告,被征收人需持证明材料办理登记。方案拟定后需公告并报市政府审批,签订征地事务协议。同时,要履行征地报批前听证告知确认程序,对抢栽抢种不予补偿。争议不影响方案实施,要在规定期限内搬迁腾地。市

  •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以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根据耕地被征收前的年产值计算,青苗补偿根据不同农作物有所区别,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则需与有关部门协商。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具体金额、土地被

  • 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房屋拆迁中的补偿标准,包括不同类型的房屋和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金额。房屋补偿标准根据房屋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还详细列出了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如仓房、室外水泥地坪、沼气池等。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并对拆迁原因进行了简要

  •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
  • 青兰高速公路土地赔偿标准
  •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赔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