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 > 工伤事故赔偿案

工伤事故赔偿案

时间:2024-06-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254

  2007年9月1日,陈某与苏州一家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开始在公司上班。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发生了工伤事故。2008年1月,公司与陈某私下里达成协议,由公司支付陈某医药费、护理费、工伤赔偿等共计10000余元。企业原本以为双方的纠纷就此结束,但是没有想到,陈某还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仲裁委经过审理后裁决该公司需支付陈某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共计96115.40元。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重新对陈某的劳动伤残能力进行复查鉴定,判决公司无需支付仲裁委裁决的96115.40元。

  而陈某则认为仲裁裁决书是有法律依据的,对于私下签订工伤协议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他在没有作出工伤鉴定的情况下与公司签订的工伤协议是无效的。协议签订时,公司对伤残等级已做出了预判。当时是公司为他申请工伤鉴定的,公司对鉴定结果应该是认可的,现在重新鉴定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受理此案后,查明了案件的事实,并主持双方进行调解,该公司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很大,而陈某则表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坚决不肯让步。在法官耐心的劝解之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机械公司赔偿陈某80000元,赔偿款共分六期支付,于2009年5月30日前支付13000元,于2009年6月30日前支付13000元,于2009年7月30日前支付13000元,于2009年8月30日前支付13000元,于2009年9月30日前支付13000元,于2009年10月30日前支付15000元。如公司有一期逾期20天支付的,则陈某有权按96000元扣除已支付的款项的余款向法院申请一并执行。公司在调解书生效后三日之内帮陈某办理好所有退工手续。

  分析:私了协议有失合同正义

  据审理该案的法官介绍,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审理此类劳动争议案件时需要对双方“私了”签订的协议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以确认赔偿金额是否与劳动者应得金额存在较大差距,以此来衡量该协议是否有效。

  本案中,陈某与公司签订的赔偿协议中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该公司只支付了陈某10000余元,而根据劳动部门的裁决,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共计96000余元。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利益上的不均衡严重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有失合同正义。双方之间的协议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合同,陈某对该协议有撤销权。[page]

  如法院进行判决则陈某获得全部的赔偿款无可争议,但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经营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强行判决会影响到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如果企业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陈某可能陷于诉累,对一个外来务工者而言,其长时间被一起诉讼缠身也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因此法院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解,有利于很好地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纠纷,更加切实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补偿办法中规定的工伤补偿标准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

  • 工伤认定申请与时效问题
  • 工厂员工病死的赔偿问题
  •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及其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