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应发劳动者工资 X 25%
2. 可主张的权利数额:应发劳动者工资 + 应发劳动者工资 X 25%
3. 计算依据: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时,用人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报酬,并额外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1.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低于最低工资部分 X 25%
2. 可主张的权利数额:低于最低工资部分 + 低于最低工资部分 X 25%
3. 计算依据: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除补足低于标准部分外,还需额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1.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本单位工作年限 X 月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未满一年按一年标准计算)
2. 计算依据: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1.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本单位工作年限 X 月工资
2. 可主张项目:
⑴ 一般情形:经济补偿金 + 医疗补助费(月工资 X 6个月)
⑵ 患重病:经济补偿金 + 医疗补助费 + 增加医疗补助费(月工资 X 6个月 X 50%)
⑶ 患绝症:经济补偿金 + 医疗补助费 + 增加医疗补助费(月工资 X 6个月 X 100%)
3. 计算依据: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和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或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1. 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 X 月工资(未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 计算依据:劳动者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1. 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 X 月工资
2. 计算依据: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1. 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 X 月工资
2. 计算依据:用人单位在法定整顿期间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时,用人单位应根据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工作时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1. 计算:经济补偿金 X 50%
2. 依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数额为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时,按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劳动者被公司辞退时的经济补偿金额度标准。
疫情期间员工辞退补偿的问题。疫情期间违法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国家采取稳就业、稳工资措施,鼓励企业与职工协商稳定岗位,并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裁员,保障劳动者权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稳岗
员工非过失性辞退及经济补偿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非过失性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员工,用人单位需支付医疗补助费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相应的补偿规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无需支付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