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赔偿:职工赔偿标准解析
时间:2024-05-06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破产赔偿职工的标准和补偿内容
一、破产赔偿职工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当公司破产时,应按照规定向员工支付解除合同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员工,按一年计算补偿金;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计算应包括劳动者应得工资,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对于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员工,应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公司破产所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与劳动者的工龄有关,工龄越高,赔偿金越多。
二、劳动者可以得到以下补偿:
1. 公司欠劳动者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非劳动报酬性收入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费用。对于公司的高管,工资按照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医疗与伤残补助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根据医疗保障制度应享受的社保待遇或因工伤事故应获得的补助。抚恤费用是指职工因工伤亡后其家属应享受的抚恤金。2. 公司欠劳动者应划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如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高,还可以得到其他应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部分。然而,根据破产实务的观察,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费用通常无法得到支付(因为社会统筹保险在破产法的清偿顺序中排在第二位)。3. 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金。具体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补偿金、克扣、拖延工资应支付的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应支付的补偿金,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应支付的补偿金。上述补偿金的支付金额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限,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补偿金不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三、员工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当公司倒闭时,应按照规定向员工支付解除合同补偿金。标准是:工作满一年的员工给予一个月补偿金(按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工作满十年,应给予十个月补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具体日期是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日期,那么用人单位承诺支付日即为劳动争议发生日。如果劳动者无法证明,那么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日即为劳动争议发生日。在公司破产时,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首先支付员工应得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如下:1. 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费用,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补偿金根据工龄计算,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但超过六个月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六个月按半个月工资计算。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费用,将按比例分配。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破产赔偿职工的标准和补偿内容的详细介绍。在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后,员工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可能面临欠薪的情况。如果您对法律问题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帮助。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