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无因管理中的不当管理行为

无因管理中的不当管理行为

时间:2024-01-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803

无因管理中的不当管理及其法律责任

一、不当管理的定义

不当管理是指管理人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为他人管理事务,但管理事务不利于本人,或违反了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尽管管理人出于为他人管理事务的目的,但其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是不当的,因为这样的行为损害了本人的利益。

二、不当管理的法律后果

由于管理人的行为不利于本人或违反了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其管理行为构成侵权行为,不能因为其出于为他人管理事务的目的而阻却其违法性。因此,管理人与本人之间产生了侵权债务或不当得利债务的法律关系,管理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的规定:

1. 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2. 如果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的真实意思,那么管理人不享有上述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除外。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当管理人的行为不当地干预他人事务,导致本人利益受损时,本人有权要求管理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顺序

    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顺序。个人税款优先清偿,包括个人所得税等;合同债务紧随其后,如未支付的货款和未偿还的贷款本息;再后是侵权赔偿债务、不当得利返还债务以及无因管理补偿债务。其他债务应在前述债务清偿后进行共同偿还。清偿顺序按债权的性质确定。

  • 关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分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无因管理制度涉及管理他人事务的社会关系调整,包括管理费用的返还、利益的交还、通知义务、赔偿责任等,而不当得利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返还问题。无因管理的管理人可能支出必要费用但未获利益,不当得利制度不利于保护管理人合法权益。此外,两

  • 被管理人的义务

    被管理人义务,包括偿还必要费用、清偿必要债务以及赔偿损失。同时,管理人也存在相应的义务,如适当管理、返还财产、及时通知等。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不享有报酬请求权。文章旨在鼓励见义勇为和乐于助人的行为。

  • 甲乙丙交通事故案件中甲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依据

    甲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依据,涉及代位权、无因管理以及不当得利等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可实现公平和正义,但在法律适用上仍存在争议。代位权理论的适用需谨慎,无因管理理论及不当得利理论的适用仍有争议。另外,甲和乙之间的借用合同关系

  • 将委托保管的东西高价出卖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
  •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 连带责任中求偿权的要件和范围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