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的定义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一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行为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至第(十)项、第六条和第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行为。
二是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
三是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二、欺诈消费者找哪个部门
欺诈消费者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处罚,处罚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哪些欺诈消费者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一)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二)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
(四)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五)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六)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七)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十)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手心律师网的有关知识,相信通过了上文的介绍,对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的定义”有关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手心律师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的问题,根据发票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网上团购应该提供发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是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商家若拒绝提供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消费者在遇到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或拨打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燃气管理条例对于装反气表的规定,以及业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的问题。燃气经营者有责任向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燃气供应,并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如果气表被装反,业主有权要求工人重装,且如果工人拒绝,可以不支付费用。同时,燃气用户也需要遵守相关
试用期离职员工在遇到雇主不签字时的应对策略。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雇主后即可离职,即使雇主不签字也不会影响员工离职。如产生争议,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离职证明与解除劳动合同书的区别,以及用人单位未出具书面证明可能导致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在消费者进行非正常消费活动如砸蛋糕游戏导致包厢环境污损时,商家有权额外收取清洁费。但商家需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规定,以避免纠纷。根据法律,商家必须明码标价并保护公共场所卫生清洁。因此,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做法在法律上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