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国建筑市场的不景气,发包人也面临着巨大资金压力,导致许多发包人无力支付工程款。然而,发现很多发包人的公司股东财力雄厚。
1、违反分包和非法转包导致的拖欠工程款案件,施工人应当将业主列为共同被告,以提高取得工程款的几率。
2、及时寻求建设工程律师的帮助,尽快取得法院生效判决。施工人往往会观望和侥幸,希望发包人能够自觉支付工程款,而错过了最佳的诉讼时机。只有取得法院的生效判决后,才能通过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3、主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依法,施工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主张就涉案工程优先受偿的权利,但需要专业律师合理运用相关法律规定。
4、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查封被执行人的财产,尤其是账户。即使发包人账户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封锁账户也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通常会促使其积极解决欠款问题。如果法院调查确认发包人无力执行,大部分施工人会停止处理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然而此时可以申请发包人公司破产,以发现股东违法行为为由向股东主张权利。同时,还可以向法院申请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以实现取得工程款的目的。
许多发包方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经常出现虽有支付能力,却拒不支付工程款,并以各种方法拖延支付,以达到长期无偿使用应付工程款的目的。
1、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是在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供担保后的48小时内,法院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全措施,以防老赖有任何可乘之机。
2、取得生效判决后,直接划转欠付的工程款,避免拖延支付。
1、以发包方的甲方尚未支付为理由拒不支付。
应对办法:将发包方的甲方列为被告或第三人,在一个案件中处理。同时,法院通常不支持只有发包方的甲方支付工程款后,发包方才支付给施工方的约定。需要有经验的律师全面把控,才能实现目的。
2、以质量或工期延误为由拒不支付。
应对办法:法律对于质量和工期延误问题有明确规定。例如,擅自使用不得就质量问题主张权利,未支付进度款导致工期顺延等。施工方应当通过专业律师区分质量或工期延误产生的原因,依法确定责任方,并据此主张权利。不要聘请不专业的律师,以免对方的拖欠工程款的借口成为现实。
3、以存在变更或增项为由拒不支付。
应对办法:法律明确规定:“增项款应与进度款同时支付”。施工方应当聘请专业律师,认真研读合同,整理和收集证据,并找到法律依据。不要给发包人留下任何拖欠的借口。
4、以施工方中途撤场为由拒不支付。
施工方中途撤场通常是因为发包方违约或第三方原因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施工人在主张工程款时,应当重视证据的收集,保留证明撤场不是施工方原因造成的证据,以及已完成工程量的证据。如果证据不完整,可以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下收集证据。
5、其他拒不支付的原因。
应对办法:拒不支付工程款的理由千奇百怪,包括结算后拒不支付、拒不验收但擅自使用后仍不支付等。施工人需要通过专业律师整理证据,研读合同,组织证据,并找到法律依据。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一一否定各种拖欠理由。
在通过律师取证后,先确保自己已经履行了全部应尽义务(包括但不限于通知义务、催款义务等),然后通过律师向发包人发送律师函,告知其不支付可能面临巨额赔偿,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果未能实现目的,需要结合之前的工作通过法院主张权利。
原告因被告拖欠劳务费用而引发的纠纷。原告为被告承建的工程提供服务,但被告未支付全部劳务费用,尚欠一定金额。原告已多次催讨,但被告一直未支付。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所欠劳务费用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合同终止及索赔方式。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发包人原因引起的合同终止,如拖欠进度款等。承包人在合同终止后有索赔权利,可索赔已完工程价款、退场费用等,并有权要求赔偿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若合同未采用示范文本,承包人可依据相
关于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信息、双方职责、物资供应、工程款结算方式以及施工与设计变更等方面。合同中明确了甲方和乙方的职责,物资供应方式和工程款结算方式等细节,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