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欧算发是被告顺德市和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雇请的一名拆卸建筑吊笼的工人。1999年6月10日,原告在工作时不慎从高处坠下受伤。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入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住院时间为1999年6月11日至11月18日。住院期间的医药费共计74637.81元由被告支付,并支付了原告几千元的生活费用。
原告于1999年11月18日出院,出院结论为:腰椎压缩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并截瘫,左跟骨、右挠、尺、状骨骨折,折瘫肌力2级。2000年3月15日,顺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原告为二级伤残、大部分护理依赖。
2000年3月15日,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欧来发与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甄锦新、于志雄在顺德市大良镇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达成协议,并签订了《工伤补偿调解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
该工伤补偿调解书后由欧来发拿给原告欧算发签名认可,而顺德市大良镇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作为调解部门在该协议书上加具了公章。在签订调解协议当日,被告即支付原告人民币150000元。
2001年7月9日,原告欧算发以自己的伤还没有治好,自己是被迫医疗终结、被迫签定调解协议书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继续预付医疗费、护理费200000元。
本案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两个: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调解书是仲裁庭或仲裁员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协议书,经双方签名后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调解书并不能约定违约条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调解协议侵害国家利益、社
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与协议书的份数没有关系,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是有效的协议,只要双方签字或盖章后协议就生效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协议只有一份的情况,并不影响协议效力。
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调解结案,逾期不能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书,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