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1、和解。与商家进行协商赔偿事宜。
2、调解。通过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协调处理。
3、仲裁。如与商家订立仲裁协议,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4、诉讼。与商家无法协商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应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首先了解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以便确定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侵害。其次,当确定自己的合法权益确实受到了侵害时,要据理力争保护自己,如果给自己造成损失或伤害的,应依法要求赔偿损失。
其三,如果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就诉诸法律,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规定,旨在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定包括管辖范围、处理程序、投诉形式、调解方式等,并强调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同时废止了之前的两个相关办法。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协商和解、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等维权方式。在协商和解时,消费者需注意经营者的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和责任推卸行为。其他途径包括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等。诉讼是法定程序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六大亮点。其中包括商业欺诈三倍赔偿、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新车半年内出问题商家负责举证、虚假广告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网购纠纷可告交易平台和消费者信息商家须保密等规定。新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