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时间:2023-10-09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条约适用的时间范围
条约生效
条约一般自生效之日起开始适用。原则上,条约没有溯及力,即不对当事国在条约生效之日以前发生的任何行为或事实产生效力。然而,条约是否具有溯及力以及溯及既往的程度,最终取决于缔约各方的共同意见。在某些情况下,条约在正式生效之前可以暂时适用或临时适用,前提是条约另有规定或缔约国之间达成其他协议。此外,即使条约本身没有溯及力,如果其中包含了一些传统国际习惯法规范,那么这些规则在当时也应该是有效的。
条约有效期
条约适用的有效期一般在条约中明确规定。大多数双边条约都有一定的期限,如1年、10年、30年等。有期限的条约可以通过协议在期满前或期满后延长。普遍性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的宪章一般不规定有效期,即无限期适用,例如《联合国宪章》、《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等。
条约适用的空间范围
一般适用范围
条约适用的空间范围通常是条约当事方的全部领土,除非条约另有规定或当事方另有协议。然而,也存在一些限制领土适用范围的条约。例如,在一些联邦制国家,联邦各州可以在联邦政府的同意下或以联邦政府名义与外国缔结仅适用于本州的条约或协定。
中国的情况
就中国而言,中国是单一制国家,条约适用的空间范围包括中国的全部领土。然而,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和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相关规定,中国缔结的国际协议在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前,需征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意见,并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是否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因此,中国缔结的条约不一定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甚至可能仅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情况也类似。
台湾问题
由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在没有其他协议的情况下,也适用于台湾。事实上,中国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边公约从未明确将台湾排除在外。尽管目前海峡两岸仍处于分离状态,导致中国缔结的条约在适用于台湾方面存在实际困难,但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有关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一国两制”模式加以解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原则以及个人债务清偿的五大原则。债务赔偿顺序分为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和交付遗赠等三个清偿顺序。清偿原则包括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强制履行原则和履行的效益原则。在遗产继承中,债务的清偿需遵循以上顺序和原则,以确保
-
具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的相关概念,包括主权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的缔约能力,以及缔约权的内涵和主体。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全权证书和完全的缔约权的要点。同时,提出了关于缔约时的自由同意和强行法规则的一些限制条件。
-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
-
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变更的法律原则
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变更的法律原则。主要原则包括子女利益优先原则,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以及尊重有识别能力子女意愿的原则。在处理抚养权纠纷时,应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因素,尊重子女的意愿,以促进子女的健康成
-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
一、条约的生效
-
刑事司法协助的定义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