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追偿权:如何有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追偿权:如何有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时间:2024-01-3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4553

关于保证人追偿权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驳回原告陈某的诉讼请求

根据第一种观点,保证人的追偿权属于代位求偿权。由于主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债务人享有时效完成的抗辩权,债权人对债务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对债务人因诉讼时效完成而不能胜诉,保证人自愿清偿债务后,因被代位的债权人没有胜诉权,追偿权是对原债权的代位,则保证人对债务人的追偿权也不能胜诉。

第二种观点:判决王某给付陈某1万元

根据第二种观点,根据《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的追偿权属于债权请求权。虽然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债务人享有时效完成的抗辩权,债权人对债务人丧失胜诉权;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当主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时,保证人也享有抗辩权,债权人对保证也不能胜诉。

然而,抗辩权属于当事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法律并不限制当事人放弃对抗辩权的行使。因此,当事人或保证人放弃行使时效完成的抗辩权时,债权人又重新获得胜诉权。在本案中,主债权已过二年诉讼时效,债权人张某对债务人王某丧失胜诉权,但债务人王某并不免责,债权本身并没有消灭。保证人陈某自愿为债务人王某清偿债务,是债权人张某通过自救的方法实现债权。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时效期间限制。因此,陈某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根据民法公平原则,保证人陈某在自愿履行诉讼时效完成的债权后,如果不支持保证人在此种情况下对债务人王某的追偿权,明显对保证人不公,实际上也否定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保证人陈某在向债权人张某承担责任后两年内向债务人王某行使追偿权,要求王某给付1万元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案情简述

1999年5月10日,王某向张某借款1万元,双方未约定借款利率,仅约定还款日期为1999年10月9日,陈某为王某向张某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未约定保证期间。然而,王某一直未归还借款。2002年5月10日,张某向王某催要借款时,王某以借款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还款。由于无法向王某追偿,张某只好向陈某主张权利。尽管陈某明知保证期间已过,保证责任已免除,但出于朋友情面,仍将1万元给付了张某。随后,陈某于2002年6月诉至法院,要求王某给付1万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 错案平反后的赔偿问题

    错案平反后的赔偿问题,包括国家赔偿的定义和义务、时效、涉外国家赔偿的原则以及行政和刑事赔偿的追偿权利。文章强调,国家赔偿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相关时效、原则和追偿权利的规定则旨在确保国家法治和尊严的维护。

  •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