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仲裁中“商事”是什么

时间:2024-06-01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461
【商事仲裁】商事仲裁中“商事”的定义

我国法院对商事的界定

我国法院原来分为“民事庭”和“经济庭”,几年前统一改称为现在的“大民庭”,分为“民一”、“民二”、“民三”等,而一直没有“商事庭”这一概念。根据法院现在的业务庭设置,所有“民事的”和“经济的”都统归“民事”这一范围。这表明我国采用了民商合一的法律制度。因此,我国法律对“商事”一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国际上的商事仲裁对我国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上“商事仲裁”这一术语的流行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国内“商事仲裁”的提法已经很普遍。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商事仲裁”就是“经济仲裁”的意思。

国际商事的定义

不同国家对于“商事”的界定或规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相似。目前,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5年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给出了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定义:

广义的商事定义

“‘商事’一词应给予广义的解释,以便包括产生于所有具有商事性质关系的事项,不论这种关系是否为合同关系。具有商事性质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

涵盖的交易和关系

  • 任何提供或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贸易交易
  • 销售协议
  • 商事代表或代理
  • 保付代理
  • 租赁
  • 建设工厂
  • 咨询
  • 工程
  • 许可
  • 投资
  • 融资
  • 银行业
  • 保险
  • 开采协议或特许权
  • 合营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工业或商业合作
  • 客货的航空、海洋、铁路或公路运输

我国对商事的界定

根据这一定义,在我国,很多被认为是“民事”的纠纷也归入了“商事”的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涉外民事关系方面的规定。文章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纠纷仲裁的适用规则,包括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聘任外籍仲裁员、证据保全程序、仲裁庭的笔录和证据要点、撤销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以及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等内容

  •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包括利用仲裁和法院判决等方式。具体介绍了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法院的组织结构、法官选举、诉讼管辖权、咨询管辖权和判决效力等内容。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 战争或非战争武力解决方法
  • 涉外仲裁的定义和特点
  • 商事仲裁中“商事”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