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对意思自治的影响
时间:2024-02-24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强行法的界定和作用
一、强行法的概念和分类
强行法是指那些不得由当事人的协议而排除其适用的法律,相对于任意法而言。强行法包括强制性规则和公共秩序两个部分。强制性规则是法律本身规定了其强制性的法律,具有直接适用性;而公共秩序涉及到法律的最终目的和基本原则,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弹性。
二、强行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作用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会在多种情况下介入,对抗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它们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裁决的有效性以及仲裁程序的合法性等问题都会产生制约作用。强制性规则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涉及以下领域:外汇管制法、劳动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竞争法、反托拉斯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规则体现了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公益福利问题的保护。公共秩序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包括仲裁举行地的公共秩序和裁决承认执行地的公共秩序。它们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对意思自治产生影响。
三、强行法的界定和适用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需要界定和适用可能起作用的强制性规则和公共秩序。强制性规则包括合同准据法中的强制性规则、仲裁地法中的强制性规则、合同准据法以外的强制性规则和仲裁裁决承认和执行地国的强制性规则。对于公共秩序,由于其较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进行细致的分类。但是,可以将公共秩序分为仲裁举行地的公共秩序和裁决承认执行地的公共秩序。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的适用会受到强制性规则和公共秩序的影响,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因此,必须在仲裁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处理强行法的作用,以确保仲裁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
中国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前者主要处理涉及契约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后者则主要处理海事方面的争议,如船舶救助、碰撞、经营等争议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两个机构均为我
-
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依据
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依据,包括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理由的默示放弃制度。撤销仲裁裁决是为了监督国际商事仲裁活动,实现国家的司法干预和控制。各国立法中,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包括仲裁协议无效等。默示放弃制度符合禁止反言原则和诚实信用
-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条件、期间和处理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设立
全球范围内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设立情况,包括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以及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文章介绍了仲裁机构的性质、任务,并详细阐述了仲裁程序、适用的实体法以及仲裁审理的形式。这些机构并非司法部门,而是依据法律成立的民间机构,主要处理国际商事争议。仲裁程序包
-
国际商事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
-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规则规定的区别之处
-
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