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 > 如何判定网络传播越来越快下的著作权侵权案件

如何判定网络传播越来越快下的著作权侵权案件

时间:2024-02-0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011

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措施及其挑战

当前,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频繁发生,保护措施单一、程序复杂、成本过高,这将助长侵权泛滥,破坏学术研究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著作权法进行补充和修改,以确保网络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尤其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化技术使网络上的证据失去原始性特征,而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性、可更改性以及网络作品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作品容易受到他人侵权。这导致了权利主体的认定和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变得困难。一方面,著作权人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建立主页或在BBS上发表署笔名文章来发表作品,但除了电子邮件外,其他信息都可以虚拟。这种情况下,确定权利人的真实身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另一方面,尽管网络服务提供商不承担其客户侵权行为的责任,但如果它们辅助、引诱或帮助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就应与侵权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这无疑增加了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难度。

法律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要求

网络既带来了便利,也对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对法律的要求尤为重要。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著作权的民事保护、行政保护和刑事保护,实现法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民事保护方面,应尽快完善与著作权相关的民事立法,特别是扩充和完善著作权法,明确网络传播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范围等问题。在行政立法方面,应提高著作权立法的层次,以便更好地适用于审判,并建立专门管理网络传输行为的机构。在刑事保护方面,应修改刑法中与著作权犯罪相关的条款,以保证刑法能够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应根据信息网络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准确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行为的侵权过错。既要根据侵权事实明显的过错标准来认定过错,不使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一般性的事先审查义务和较高的注意义务,又要适当调动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动防止侵权和与权利人合作防止侵权的积极性,更好地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