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与其他证据一样,只有在具备合法性的情况下才能被法庭采纳。律师在质证电子数据合法性时,应着重考虑以下标准:
- 电子数据的来源是否合法,即获取电子数据的程序、方法、途径是否合法。
- 确保排除非法证据,以维护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律师可以参考《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法复[1995]2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以及《民诉解释》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司法案例中,对电子数据关联性的质疑往往被法庭采纳的概率远高于对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质疑。因此,对电子数据关联性的质证非常重要。律师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对电子数据关联性的质证:
- 电子数据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即电子数据内容涉及的主体与案件当事人有关联。在质证时,律师需要注意结合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质证短信或微信聊天记录时,律师应首先质证发信人或对话人的真实身份,并从该人与案件是否有关联的角度进行质证。
- 电子数据内容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特别是与待证事实或证明事项相关。举证方提供电子数据往往是为了证明特定事实的存在。律师需要判断该电子数据是否能够达到证明目的,这取决于该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如果电子数据内容无法证明举证方所主张的案件事实,或与举证方主张的事实存在矛盾,质证方律师可以提出质疑意见,否定该电子数据的关联性。
电子证据具有以下特点:
- 客观公正性:电子证据借助计算机等电子数字设备进行运算、发送、接收、存储和演示,具有客观公正性。
- 高科技性:电子证据的科技含量高,蕴藏的信息丰富。它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存储技术等高科技设备,离开这些设备无法保存和传输。
- 多样性:电子证据以多媒体形式存在,包括数据、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本等。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也可以通过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呈现。
- 脆弱性、易破坏性:电子证据容易受到破坏,形成和传输环节容易被干扰。但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数据恢复功能,电子证据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 动态传输性和生动形象性:电子证据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案件事实,反映事实的动态连续过程,较直观地再现了现场情景。
- 无形性:电子证据以电子形式存储,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存在,具有无形性特点。读取、收集、取证、审查和判断时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或电子设备。
- 人为性: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和易被破坏性,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高技术人员可以破解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数据,黑客可以入侵电脑网络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篡改。
根据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不同,电子证据可以分为三类:
- 与现代通信技术有关的电子证据,如电传资料、传真资料、手机录音证据等。
- 与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有关的电子证据,如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
- 与广播技术、电视技术、电影技术等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的电子证据。
以上是关于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质证方法和电子证据特点的相关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咨询,请联系我们的律师。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并承担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当事人应及时提供证据,如无法按时提供
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以及证据的种类和确认标准。党员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勘验笔录等,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并依法做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