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排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的方面:公约不适用于电力、飞机、气垫船、货币等特定标的物。
2. 所有权转移方面:公约不涉及合同有效性和货物所有权移转的问题,因为各国法律在这些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3. 产品责任方面:公约不涉及产品责任的规定。
4. 劳务提供:公约不适用于劳务提供合同。
当事人如果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成员,双方完全可以约定排除公约的适用,也可以具体约定排除公约的部分内容。
公约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在确定公约的适用时,只以当事人的营业地为标准,不考虑当事人的国籍。除了要求当事人的营业地处于公约的缔约国之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 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国是公约的缔约国。
2. 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按照后一种规定,公约也可能适用于营业地处于非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公约未对货物一词进行定义,但公约第2条和第3条排除了某些交易的适用范围,包括:
1. 供私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
2. 拍卖。
3. 根据法律执行令状强制出售的财产。
4. 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交易。
5. 船舶和飞机的买卖。
6. 电力买卖。
以上交易被排除在公约适用范围之外,考虑到这些交易的特殊性,需要适用特殊的法规进行处理。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易货贸易是一种基于换货的贸易形式,具有灵活性,在交货时间、支付方式和成交对象上都有多种选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易货贸易的退免税规定。易货贸易的出口销售与自营出口销售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相互记账方式,但出口退税处理方式与自营出口退税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状态,比重较低,与货物贸易发展严重不对称。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横向产业发展模式显示,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利润增值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
各国法律没有分歧,公约规定要约于其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公约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折衷的办法,规定一切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要约,原则上都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能先于或与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公约还规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就不能撤销:要约写明承
公约排除的范围有好几类,如:标的方面、所有权转移方面、产品责任方面、劳务提供。如果当事人为CISG成员国主体,双方完全可以约定排除CISG的适用,当然也可以就公约排除的部分进行具体约定,加以适用。适用于营业地处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