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排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的方面:公约不适用于电力、飞机、气垫船、货币等特定标的物。
2. 所有权转移方面:公约不涉及合同有效性和货物所有权移转的问题,因为各国法律在这些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3. 产品责任方面:公约不涉及产品责任的规定。
4. 劳务提供:公约不适用于劳务提供合同。
当事人如果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成员,双方完全可以约定排除公约的适用,也可以具体约定排除公约的部分内容。
公约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在确定公约的适用时,只以当事人的营业地为标准,不考虑当事人的国籍。除了要求当事人的营业地处于公约的缔约国之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 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国是公约的缔约国。
2. 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按照后一种规定,公约也可能适用于营业地处于非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公约未对货物一词进行定义,但公约第2条和第3条排除了某些交易的适用范围,包括:
1. 供私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
2. 拍卖。
3. 根据法律执行令状强制出售的财产。
4. 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交易。
5. 船舶和飞机的买卖。
6. 电力买卖。
以上交易被排除在公约适用范围之外,考虑到这些交易的特殊性,需要适用特殊的法规进行处理。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步骤,并介绍了国际贸易合同的定义和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品质、数量等条款。要达成交易,发盘和接受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有效的发盘和接受需要具备的条件。
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的确定。首先定义了超限货物,即货物在平直线路上或特定曲线线路上超过限界则被视作超限货物。接着,根据超限部位和超限程度,超限货物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规定了铁路局、分局和基层单位在超限货物运输中的责任分工。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财税政策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业的繁荣,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跨国依赖性。财税政策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根据国情制定特殊财税政策来支持服务业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可重点运用财税政策来参与服务
各国法律没有分歧,公约规定要约于其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公约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折衷的办法,规定一切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要约,原则上都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能先于或与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公约还规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就不能撤销:要约写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