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保护 > 保障措施调查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保障措施调查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时间:2024-02-0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73
保障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均为WTO协定中规定的缔约方可以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与反倾销和反补贴相比,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配额和关税配额等多种救济方式,对一国国内产业的保护更为充分,而且由于无须证明被调查方存在“不公正的贸易行为”,保障措施调查的发起较之反倾销和反补贴更为容易。

保障措施调查案例的增加

自乌拉圭回合《保障措施协定》通过以来,世界各国发起保障措施调查的数量逐年上升。根据数据,2001年全球范围内保障措施调查案件达到53起,相比于2000年的26起,增加了27起[1]。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调查案例

2001年,美国发起了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对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引起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

中国采取保障措施调查案例

作为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引起的连锁反应之一,中国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立案公告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调查。这是中国在加入WTO后第一次应用保障措施的贸易救济措施。

保障措施的必要条件

根据WTO规则和中国有关保障措施法规的要求,采取保障措施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

1. 不可预见的发展

不可预见的发展是指在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时,一方无法合理预见的情况。该情况的发生以及该方履行关税减让承诺的结果将导致某种产品进口数量的增加,并对该方的相关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2. 进口数量的增加

采取保障措施的另一个条件是进口数量的增加。当进口数量大幅增加时,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或威胁。

3. 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威胁

保障措施的采取必须能够证明国内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或威胁。这意味着进口产品的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4. 进口数量的增加与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后一个条件是进口数量的增加与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能够证明进口产品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国内产业的损害。

保障措施的法律制度

由于保障措施对于相关调查官员、律师和企业人士而言仍然相对陌生,而且中国有关保障措施法规的规定较为抽象和简略。因此,我们可以结合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涉及保障措施的判例,对上述采取保障措施的必要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法律对军婚的保护措施

    中国法律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措施。从婚姻法的颁布到现行法律的规定,都体现了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稳定保障。现行婚姻法第26条为处理现役军人离婚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新刑法也保留了保护军婚的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对军婚保护做出司法解释,

  • 网上购物付款了东西如果没有了应该怎么办

    网上购物付款后东西消失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消费者先与卖家联系并申请退款,了解支付流程和保障功能。若卖家不配合,可考虑起诉。另外,文章也介绍了消费者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包括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和计算消费者的诉讼时效。

  • 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

    我国监察法中关于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的规定。监察机关在需要延长留置期限时,需向上一级机关申请批准,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备上一级机关。留置期间应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讯问时需合理安排时间,并

  • 问题的提出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 申请保全所需费用
  •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