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了1999/815/EC指令,该指令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这些产品中含有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之一或多种(DINP、DEHP、DBP、DIDP、DNOP、BBP)。欧盟强调该禁令的目的是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并允许委员会要求成员国采取临时措施或回收市场上的产品,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出口国之一,每年出口金额约为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为约150万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玩具出口到欧盟各国,金额达14亿美元。据保守估计,出口到欧盟的玩具中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又有50%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因此,该禁令将直接影响中国约4亿美元的玩具出口。
在2000年2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巴西代表提出了对欧盟关于禁止销售某些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PVC塑料制作的玩具的草案的关注。她表示,该决定是根据欧盟有毒物质、环境有毒物质与环境科学委员会(SCTEE)的技术报告制定的,修订了邻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双酯)的安全限量。然而,技术报告在结论中建议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多情况。巴西代表认为,由于欧盟技术报告中现有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了评估相关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因此,她认为欧盟目前缺乏实质性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禁令的合理性。
巴西代表指出,根据欧盟SCTEE的技术报告,并非所有邻苯二甲酸酯具有相同的毒性。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的毒性程度不同,后者在巴西也被禁用。此外,根据1999年9月SCTEE的另一份报告,邻苯二甲酸酯的替代品的风险尚不确定。巴西代表认为,欧盟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令过于仓促,并质疑欧盟是否考虑了《TBT协定》第2.2条关于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障碍的规定。
赊销风险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信用短缺成本和坏账成本。为了有效控制赊销风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信用管理措施,包括选择客户、确定信用条件、制定保障条款、事中控制、货款催收和坏账追讨等。旨在降低赊销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保障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近几年,中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对中国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措施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