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可采取的对策。首先,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积极进行市场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遵守有关的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技术标准,积极与进口国进口我产品的企业合作。依靠技术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打破核心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另外,从解决争议的角度来看,企业要积极与政府、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沟通,积极参加国外调查机构的调查,与国外调查机构积极配合;积极与进口国进口我产品的企业合作,被调查的国内企业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促进信息的沟通。
2.政府可采取的对策。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技术性、政策性很强,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所以,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发挥主导作用。
3.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可采取的对策。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自律管理组织,拥有众多的企业会员,熟悉行业特点,同时又与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可以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承担许多必需但难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承担的事务,很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它们的存在使政府建立预警系统具有可行性。
首先,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可以作好组织培训工作,加强对WTO规则、国外有关政策法规和已发生案例的分析,研究应对技术壁垒;建立与国外行业协会、贸易机构的联系,以及时获取有关技术壁垒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实施认证,进行行检行评;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建立必要的行业自律。
其次,从解决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参与争议的解决过程;协助政府,代表企业对外交涉;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的利益。
总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相关技术机构等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明袁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世界经济.2003,(7)
[2]麦文伟: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当务之急.中国检验检疫.2006,(7)
[3]翁*玲:我国企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亚太经济.2006,(4)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