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基于技术水平的差异、政府的主动干预而形成,也可能是其中涉及的不同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国家间贸易政策博弈和各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对各利益集团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拟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机制;博弈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关税壁垒逐步弱化,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保护主义离我们而去,相反,它正以一种更隐蔽、更强大、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方式——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阻挠着进出口贸易。据有关资料,当今世界贸易壁垒的80%来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伴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学者也对此作出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PeterSwann(1996)等人对1985—1991年期间英国的净出口、进口、出口与本国的标准数目及英国和德国认可的国际标准数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英国的标准对其进口和出口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arryKrissoff、LindaCalyin和DeniseGray(1997)采用静态局部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国苹果在日本、韩国、墨西哥这三个不同市场面临的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并计算出了限制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等价关税率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的限制程度。JohannesMoenius(1999)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80-1995年期间来自12个国家的471个行业的国家特定标准与双边共享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双边共享标准对贸易量有显著的正效应。我国学者王*明、袁*新(2003)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对进口商具有数量抑制效应、价格抑制效应和动态抑制效应。张*东(2004)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和不完全竞争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内企业提供的保护程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何*贵、陈-洁(2007)对我国出口贸易遭受美欧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两个层次作深入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集中使用定性与定量、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研究的方法,应用博弈分析的较少。本文主要从国家间贸易政策博弈和各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对各利益集团带来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性质及保护内容。首先指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合法性,它是通过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公开立法来规定和实施的。其次,阐述了其保护内容的广泛性,涉及资源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规定。再次,指出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中国保险公司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和城市设立的国外检验代理人和理赔代理人的作用,以及进口货物索赔申请的程序和所需提供的单证。当进口货物发现残损或短缺时,进口方需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并联合检验。保险公司将出具检验报告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赔偿。对于涉及发货人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