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REACH法规,其中文名称为“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规”,涉及化学原料及制品、纺织、玩具等10多个行业的数百万种产品,出口欧盟的众多产品受到影响。该法规高额的注册、数据及“高关注物质”检测等费用,将大大增加企业成本,这对利润本来就不高的出口企业来说压力不小。
将于2010年1月推出具体实施措施的欧盟“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对产品在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及报废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对浙江省家电、信息技术设备、电动玩具及照明电器等产业造成冲击。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有关人士认为,一些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可能因为缺少应对技术和资金而出口无门。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