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关税水平的下降和贸易竞争的加剧,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冲击的措施正在不断变化。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备受西方发达国家的青睐。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每年造成约500亿美元的出口额损失,涉及纺织、轻工、化工、食品、机电、医药等多个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本课题首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内涵进行解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TBT指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而广义的TBT包括所有影响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广义的TBT除了包含WTO/TBT的内容外,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WTO/SPS)、《知识产权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绿色条款”、信息技术壁垒等内容。此外,还涉及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有关的国际条约中与贸易相关的内容。分析了WTO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宗旨,WTO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利益、保障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等。根据WTO的要求,各成员国在制定和实施TBT措施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公平竞争。因此,缺乏科学依据且不符合这些原则的TBT和SPS措施都构成贸易壁垒。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内涵进行解析的目的在于深刻领会WTO《TBT协议》和《SPS协议》的实质,掌握技术壁垒协议的游戏规则,并充分利用《TBT协议》中的有利制度和相关条款,为维护我国或地区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本课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和经济效应。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是,一旦进口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将对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产生控制作用。首先,如果进口国针对进口商品制定标准或技术法规,那么根据这些技术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进行合格评定。出口方为了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进入进口国市场,必须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包装和技术水平,以满足进口国的技术要求。然而,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水平需要进行新的投资,这将增加出口国的出口产品成本。产品价格的提高将降低出口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对进口产品的价格产生控制作用。出口产品价格的提高削弱了出口国在该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导致出口量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扭曲了比较利益,并损害了多方利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中国保险公司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和城市设立的国外检验代理人和理赔代理人的作用,以及进口货物索赔申请的程序和所需提供的单证。当进口货物发现残损或短缺时,进口方需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并联合检验。保险公司将出具检验报告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赔偿。对于涉及发货人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