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当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接受医疗治疗时,企业应根据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期。医疗期指的是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期。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相关规定,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按照以上原则计算的病假工资基数,不得低于上海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现行标准为635元)。如果法律、法规有另外的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对于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工资(也称为疾病休假工资),根据连续工龄的不同,确定如下:
对于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工资(也称为疾病救济费),根据连续工龄的不同,确定如下:
上述提到的“本人工资”指的是按照《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的原则确定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月病假工资 =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 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日病假工资 =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 当月计薪日 × 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休假天数应根据实际休假天数计算,连续休假期间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的应予剔除。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上法定休假日,例如,某单位的制度工作日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单位制度工作日是20天,如果是5月份就得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统一的国家规定的20.92天月平均工作天数。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