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律型的纠纷解决方式,应当将调解置于当事人自主交涉的延长线上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当事人自己解决问题的努力过程。因此,自愿平等是调解的本质属性,也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自愿平等原则突显了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具体调解过程中,反映为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主持调解人员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等。
(二)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指调解的开展以及达成协议等都必须依法进行。该原则包含如下内容:只能针对法律规定的允许调解的纠纷种类开展调解,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通过调解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当事人之间互谅互让,减少或放弃自己的部分或全部的权利,达成一致意见的和解协议,才能算是一个合法有效的纠纷解决方案。
二、人身损害赔偿的调解途径有哪些? (一)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以及具体赔偿方式所达成的协议。
(二)调解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诉讼诉讼是指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三、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的依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人身损害赔偿的调解途径有协商、调解以及诉讼。人身损害赔偿要秉持着自愿平等原则以及合法原则。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欢迎到手心律师网找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维权,仲裁时要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试用期辞职后追讨工资的方法包括与公司协商、寻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向有关机关投诉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时,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再考虑提起诉讼。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提高维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功能,并完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拖欠工资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